作为可持续设计的一种方法,“情感持久设计通过增强消费者和产品之间建立的关系的弹性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1]

根据这一理论,不可持续性危机是行为危机,而不仅仅是材料能源危机。情感持久设计超越了可持续设计的方法,例如可拆卸设计、可回收设计或低影响材料规范。相反,它着眼于我们与物质世界的短期和不满意接触的行为驱动因素,并制定策略,使产品更耐用,更值得珍惜和保存更长时间。通过这种方式,“情感持久设计重新定义了环境范式,通过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来提高资源生产率并减少浪费。” [2]情感持久设计理论最早由英国布莱顿大学艺术学院的学者乔纳森·查普曼博士(生于 1974 年)在《情感持久设计:物品、体验与同理心》一书中发表[3]

如今,情感持久设计理论被广泛引用和评论,并被书籍、期刊和一系列流行的国际出版物和广播媒体包括《新科学家》[4]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国际版、[5] 新政治家[6]英国上议院、[7] 纽约时报[8] 电讯报[9] 独立报[10]以及英国广播公司第四频道的几篇特写和访谈。[11] [12] “情感持久设计”、“情感耐用”和“情感持久性”这些术语已经被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广泛采用;成为决定特定物体价值和意义持久性的复杂而多样的因素的简写。

持久的意义和价值

作为一种战略方法,“情感持久设计提供了一种实用的语言来描述设计负责任、制作精良、触感好的产品的当代意义,用户可以长期了解这些产品并赋予其价值。” [13]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的 Hazel Clark 和 David Brody 认为,“情感持久设计呼吁专业人士和学生优先考虑设计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培养对设计事物的更可持续的态度。” [14]

在情感耐用设计背景下,产品耐用性不仅关乎聚合物断裂、屏幕破裂或电路烧坏,还关乎欲望、爱、迷恋和依恋;它是“一种观念,即物品之所以能持久,是因为它与用户的情感联系,而不是因为它的物理耐用性”。[15]它通过开发设计工具、方法和框架来增强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弹性,为我们的一次性社会提供了战略对立面;它支持的不是耐用“产品”本身的设计,而是产品传递的耐用意义和价值的设计。

在《情感持久设计》(Earthscan,2005 年)一书中,作者描述了我们如何通过探索产品寿命来更充分地参与可持续发展;将其与用户的情感需求联系起来。它描述了设计如何提供“深刻而复杂的用户体验,随着时间的推移渗透到用户的心灵”;[16]举了给钢笔重新注墨或“在磨刀石上重新磨刀寿司刀的刀刃”的例子。[17]这种缓慢而宣泄的体验描述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进行的修复和护理,并展示了查普曼所说的对我们选择与之共存的产品的同理心”。[18]

要理解我们为何在消费上变得如此挥霍无度,“我们应该关注消费者的根本动机;按照情感持久设计的概念,大规模生产很可能会逐渐被转向定制物品和工艺更精湛的产品”。[19]伦敦时装学院的凯特·弗莱彻博士解释说:“情感持久设计将恰当性解释为产品情感存在、演变和成长的功能;产品在某一时刻激起用户的情感反应是不够的;它必须反复这样做。实际上,与物品的关系必须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发展。” [20]

情感持久设计的 6 点框架

查普曼博士受邀在英国上议院 (2008) 介绍他的情感耐久性设计理论,以支持其《废物减量调查》 (2008)。他解释说:“‘耐久性设计’范式具有超越其传统解释的重要含义,在传统解释中,产品的寿命仅从物体的物理耐久性来考虑——无论是珍惜还是丢弃。” [21]如果人们缺乏保留产品的欲望,那么将物理耐久性设计到产品中就没有什么意义。

为了支持上议院的调查,他提供了以下6点经验框架(及支持注释),如下:

  1. 叙事设计:用户与产品分享独特的个人历史;这通常与物品的获取时间、方式和获取者有关
  2. 分离设计:用户对产品没有情感联系,期望值很低,因此由于缺乏情感需求或期望而对产品产生好感(这也表明依恋实际上可能适得其反,因为它将用户的期望水平提升到通常无法达到的程度)
  3. 表面设计:产品在物理上会老化,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甚至误用形成有形的特征
  4. 依恋设计:由于产品提供的服务、包含的信息和传达的意义,用户对产品有强烈的情感联系
  5. 虚构设计:用户对产品感到高兴甚至着迷,因为用户尚未完全理解或了解产品;这些通常是最近购买的产品,用户仍在探索和发现
  6. 意识设计:产品被视为自主的,拥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它古怪而又喜怒无常,互动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技能,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完全掌握

资料来源:上议院[22]

追求更持久的产品

商业界对制成品寿命的兴趣可以追溯到1932 年伯纳德·伦敦 (Bernard London) 提出的“计划报废”一词,后来因万斯·帕卡德 (Vance Packard) 在其著作《浪费制造者》中推广而广为人知。帕卡德的功能性报废心理性报废的二元理论认为,“故意缩短产品寿命是不道德的,不仅因为其以利润为中心操纵消费者支出,还因为其通过培养浪费性购买行为对生态造成毁灭性影响”。[23]

情感持久设计呼吁专业人士和学生“优先考虑设计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培养对设计事物的更可持续的态度”。[24] 2008 年,英国每年处理“110 万吨电子垃圾,预计未来 15 年内将翻一番”。[25] “1994 年至 2004 年间,英国家庭用品和服务消费增长了 67%,家庭能源消费增长了 7%。消费不仅在数量上增长,而且制成品的产量也在增长;许多消费品的消费模式是缩短其使用寿命,因为商品注定要成为废物” [26]

查普曼博士认为,“消费过程一直以来都是由复杂的情感驱动因素所驱动,远不止盲目购买更新更炫的东西;它是通往理想或渴望自我的旅程,通过欲望和失望的循环,成为一个看似无休止的连续破坏过程”。[27]因此,产品可以被描述为个人抱负的体现,并有助于定义我们的存在。因此,“物品被用来象征我们是谁、我们曾经是谁以及我们试图成为谁”,[28]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古老的占有方式,使消费者能够融入[29]物品对他们的意义。情感持久的设计“力求克服我们对全新体验的执着,以发展一种物质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不断叙述渐进式变化和有意义的共同成长”。[30]通过智能产品设计,带领我们走向可持续消费。

也可以看看

参考

  1. Chapman, J.,《设计情感持久性》,《设计问题》 ,第 25 卷,第 4 期,秋季,第 29-35 页,2009 年
  2. Chapman, J.,《情感持久设计:物体、体验与同理心》,Earthscan,2005 年,第 24 页
  3. Chapman, Jonathan (2005 年 6 月 5 日)。情感持久设计:物体、体验和同理心(再版)。伦敦:Routledge。第 224 页。ISBN  978-1844071814。2012年 3 月 26 日检索
  4. “如何为地球尽一份力”,《新科学家》,2008 年 10 月 15 日,第 7 页
  5. 查理·德弗鲁,《消除一次性文化》,CNN国际频道,2007年10月21日
  6. Lois Rogers,《消费者通奸——英国的新恶习》,《新政治家》,2007 年 2 月 5 日,第 31-32 页
  7. Chapman, J.,《证据文件》,载于《上议院科学技术委员会 1:废物减量调查》,伦敦上议院,2008 年 2 月,第 56-58 页
  8. Jon Mooallem,《手机的来世》,《纽约时报》,2008 年 1 月 13 日,第 12-13 页
  9. Sarah Lonsdale,《年轻设计师的可持续设计理念》,《每日电讯报》,2011 年 7 月 12 日,英国,第 21 页
  10. 威尔·安德森,《绿屋》,《独立报》,2006 年 7 月 26 日,第 13 页
  11. 《你和你的家人》,BBC 第四电台(2008 年 7 月 9 日)
  12. “Click-On”,BBC Radio 4(2007 年 1 月 28 日)
  13. Lacey, E. (2009). 当代陶瓷设计的意义与情感持久性:案例研究.国际设计杂志, 3(2), 87-92
  14. Clark, H. & Brody, D.,《设计研究:读本》,Berg,纽约,美国,2009 年,p531
  15. “量身定制”红地毯计划。2011 年 5 月 15 日。
  16. Chapman, J.,《情感持久设计:物体、体验与同理心》,Earthscan,2005 年,第 83 页
  17. Chapman, J.,《情感持久设计:物体、体验与同理心》,Earthscan,2005 年,第 83 页
  18. Lacey, E. (2009). 当代陶瓷设计的意义与情感持久性:案例研究.国际设计杂志, 3(2), 87-92
  19. 艾德·道格拉斯 (2007 年 1 月 6 日)。“设计更佳:对抗一次性文化”《新科学家》。第 31-35 页。
  20. Fletcher, K. (2008 年 3 月 14 日)。《可持续时尚与纺织品:设计之旅》。英国伦敦:Earthscan。第 168 页。ISBN  978-1844074815。2012年 3 月 26 日检索
  21. Chapman, J.,《证据文件》,载于《上议院科学技术委员会 1:废物减量调查》,伦敦上议院,2008 年 2 月,第 56-58 页
  22. Chapman, J.,《证据文件》,载于《上议院科学技术委员会 1:废物减量调查》,伦敦上议院,2008 年 2 月,第 56-58 页
  23. Chapman, J.,《设计情感持久性》,《设计问题》,第 25 卷,第 4 期,秋季,第 29-35 页,2009 年
  24. Clark, H. & Brody, D.,《设计研究:读本》,Berg,纽约,美国,2009 年,p531
  25. “生产者责任:废弃电器及电子设备(WEEE)”保护苏格兰环境。苏格兰环境保护署。2008 年 5 月 6 日。2012 年 3 月 26 日检索
  26. Ginn, F.,《全球行动计划消费激情:我们是否要一直购物直到消耗掉英国 10 年的消费量?全球行动计划》,伦敦,2004 年。
  27. Chapman, J.,《情感持久设计:物体、体验和同理心》,Earthscan,伦敦,2005 年
  28. Schultz, SE、Kleine, RE 和 Kernan, JB,《这些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对依恋作为消费者行为构造的解释》,《消费者研究进展》,第 16 卷,1989 年,第 359-366 页
  29. 弗洛姆,E.,《生存还是拥有》,Abacus,伦敦,英国,1979年
  30. Stuart Walker 教授,《余味——产品外观的力量与偏见》,《设计期刊》,第 12 卷,第 1 期,Berg,2009 年,第 19 页
FA 信息图标.svg向下角度图标.svg页面数据
作者伊森
执照CC-BY-SA-3.0
移植自https://www.wikipedia.org/wiki/Emotionally_Durable_Design原文
语言英语(en)
翻译德语瑞典语印尼语中文日语西班牙语韩语
有关的7 个子页面8 个页面链接在此处
影响6,071 次浏览
创建2015 年10 月 4 日,作者Ethan
修改的2024 年4 月 2 日,作者:Kathy Nativi
Cookies help us deliver our services. By using our services,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